左倾堆(一)之 C语言详解

本章介绍左倾堆,它和二叉堆一样,都是一个堆。和以往一样,本文会先对左倾堆的理论知识进行简单介绍,然后给出C语言的实现。后续再分别给出C++和Java版本的实现;实现的语言虽不同,但是原理如出一辙,选择其中之一进行了解即可。若文章有错误或不足的地方,请不吝指出!

左倾堆的介绍

左倾堆(leftist tree 或 leftist heap),又被成为左偏树、左偏堆,最左堆等。

它和二叉堆一样,都是优先队列实现方式。当优先队列中涉及到"对两个优先队列进行合并"的问题时,二叉堆的效率就无法令人满意了,而本文介绍的左倾堆,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类问题。


左倾堆的定义

左倾堆是一棵二叉树,它的节点除了和二叉树的节点一样具有左右子树指针外,还有两个属性:键值零距离

(01) 键值的作用是来比较节点的大小,从而对节点进行排序。
(02) 零距离(英文名NPL,即Null Path Length)则是从一个节点到一个"最近的不满节点"的路径长度。不满节点是指该该节点的左右孩子至少有有一个为NULL。叶节点的NPL为0,NULL节点的NPL为-1。

img

上图是一颗左倾堆,它满足左倾堆的基本性质:

  • [性质1] 节点的键值小于或等于它的左右子节点的键值。
  • [性质2] 节点的左孩子的NPL >= 右孩子的NPL。
  • [性质3] 节点的NPL = 它的右孩子的NPL + 1。


左倾堆,顾名思义,是有点向左倾斜的意思了。它在统计问题、最值问题、模拟问题和贪心问题等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。此外,斜堆是比左倾堆更为一般的数据结构。当然,今天讨论的是左倾堆,关于斜堆,以后再撰文来表。

前面说过,它能和好的解决"两个优先队列合并"的问题。实际上,左倾堆的合并操作的平摊时间复杂度为O(log n),而完全二叉堆为O(n)。合并就是左倾树的重点,插入和删除操作都是以合并操作为基础的。插入操作,可以看作两颗左倾树合并;删除操作(移除优先队列中队首元素),则是移除根节点之后再合并剩余的两个左倾树。闲话说到这里,下面开始介绍左倾树的基本方法。

左倾堆的图文解析

合并操作是左倾堆的重点。合并两个左倾堆的基本思想如下:

  • (01) 如果一个空左倾堆与一个非空左倾堆合并,返回非空左倾堆。
  • (02) 如果两个左倾堆都非空,那么比较两个根节点,取较小堆的根节点为新的根节点。将"较小堆的根节点的右孩子"和"较大堆"进行合并。
  • (03) 如果新堆的右孩子的NPL > 左孩子的NPL,则交换左右孩子。
  • (04) 设置新堆的根节点的NPL = 右子堆NPL + 1


下面通过图文演示合并以下两个堆的过程。

img

提示:这两个堆的合并过程和源码中的测试程序相对应!

第1步:将"较小堆(根为10)的右孩子"和"较大堆(根为11)"进行合并。

合并的结果,相当于将"较大堆"设置"较小堆"的右孩子,如下图所示:

img

第2步:将上一步得到的"根11的右子树"和"根为12的树"进行合并,得到的结果如下:

img

第3步:将上一步得到的"根12的右子树"和"根为13的树"进行合并,得到的结果如下:

img

第4步:将上一步得到的"根13的右子树"和"根为16的树"进行合并,得到的结果如下:

img

第5步:将上一步得到的"根16的右子树"和"根为23的树"进行合并,得到的结果如下:

img

至此,已经成功的将两棵树合并成为一棵树了。接下来,对新生成的树进行调节。

第6步:上一步得到的"树16的右孩子的NPL > 左孩子的NPL",因此交换左右孩子。得到的结果如下:

img

第7步:上一步得到的"树12的右孩子的NPL > 左孩子的NPL",因此交换左右孩子。得到的结果如下:

img

第8步:上一步得到的"树10的右孩子的NPL > 左孩子的NPL",因此交换左右孩子。得到的结果如下:

img

至此,合并完毕。上面就是合并得到的左倾堆!


下面看看左倾堆的基本操作的代码

1. 结构体

typedef int Type;  

typedef struct \_LeftistNode {  
    Type   key;                 // 关键字(键值)  
    int npl;                    // 零路经长度(Null Path Length)  
    struct \_LeftistNode \*left;    // 左孩子  
    struct \_LeftistNode \*right;   // 右孩子  
} LeftistNode, \*LeftistHeap;  

LeftistNode是左倾堆对应的节点类。

2. 合并

/* 
 * 合并"左倾堆x"和"左倾堆y"
 *
 * 返回值:
 *     合并得到的树的根节点
 */
LeftistNode* merge_leftist(LeftistHeap x, LeftistHeap y)
{
    if(x == NULL)
        return y;
    if(y == NULL)
        return x;

    // 合并x和y时,将x作为合并后的树的根;
    // 这里的操作是保证: x的key < y的key
    if(x->key > y->key)
        swap_leftist_node(x, y);

    // 将x的右孩子和y合并,"合并后的树的根"是x的右孩子。
    x->right = merge_leftist(x->right, y);

    // 如果"x的左孩子为空" 或者 "x的左孩子的npl<右孩子的npl"
    // 则,交换x和y
    if(x->left == NULL || x->left->npl < x->right->npl)
    {
        LeftistNode *tmp = x->left;
        x->left = x->right;
        x->right = tmp;
    }
    // 设置合并后的新树(x)的npl
    if (x->right == NULL || x->left == NULL)
        x->npl = 0;
    else
        x->npl = (x->left->npl > x->right->npl) ? (x->right->npl + 1) : (x->left->npl + 1);

    return x;
}

merge_leftist(x, y)的作用是合并x和y这两个左倾堆,并返回得到的新堆。merge_leftist(x, y)是递归实现的。

3. 添加

/* 
 * 新建结点(key),并将其插入到左倾堆中
 *
 * 参数说明:
 *     heap 左倾堆的根结点
 *     key 插入结点的键值
 * 返回值:
 *     根节点
 */
LeftistNode* insert_leftist(LeftistHeap heap, Type key)
{
    LeftistNode *node;  // 新建结点

    // 如果新建结点失败,则返回。
    if ((node = (LeftistNode *)malloc(sizeof(LeftistNode))) == NULL)
        return heap;
    node->key = key;
    node->npl = 0;
    node->left = node->right = NULL;

    return merge_leftist(heap, node);
}

insert_leftist(heap, key)的作用是新建键值为key的结点,并将其插入到左倾堆中,并返回堆的根节点。

4. 删除

/* 
 * 取出根节点
 *
 * 返回值:
 *     取出根节点后的新树的根节点
 */
LeftistNode* delete_leftist(LeftistHeap heap)
{
    if (heap == NULL)
        return NULL;

    LeftistNode *l = heap->left;
    LeftistNode *r = heap->right;

    // 删除根节点
    free(heap);

    return merge_leftist(l, r); // 返回左右子树合并后的新树
}

delete_leftist(heap)的作用是删除左倾堆的最小节点,并返回删除节点后的左倾堆根节点。


PS. 关于左倾堆的"前序遍历"、"中序遍历"、"后序遍历"、"打印"、"销毁"等接口就不再单独介绍了。后文的源码中有给出它们的实现代码,Please RTFSC(Read The Fucking Source Code)!

左倾堆的完整源码

源码共包含3个文件。

  1. 左倾堆的头文件(leftist.h)

  2. 左倾堆的实现文件(leftist.c)

  3. 左倾堆的测试程序(leftist_test.c)

by skywang
Previous     Next